暑假临近,新一轮的游学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。近年来流行的海外游学,其核心应该是 “游” 与 “学” 的结合。有家长认为,游学不仅可以让孩子游览异国风光,还可以在短时间内体验海外名校,一举两得。但也有一些花费数万元的海外游学、夏令营,实际上却强调 “旅游” 而非 “学习”,让学生和家长大呼 “不花钱”。

7岁的孩子也在学习。

低年龄是一个新的特点

亲子家庭游学促进了游学的低龄化。去年7月,来自北京的XX带着他7岁的儿子去了菲律宾。她说,带孩子出去玩,学习英语口语,一举两得。

,笔者从新东方国际旅游咨询处了解到,出国留学热潮催生了一股 “游学热”。如 “欧美留学生活体验系列” 等重大产品的70% 在6月初就已爆满。“几年前,初中生、高中生是留学的主力军,现在他们的年龄有所下降,初中生甚至小学生也在逐渐抢占市场。”

主要在英语国家进行考察旅行。以为期两周的学习之旅为例。去美国、加拿大、英国等国花费最多,多在30,000或40,000元人民币以上。相对较小的亚洲航线的价格约为10,000或20,000元人民币。

,从游学的目的来看,统计显示,去年有近40% 的游学准备出国游学。30% 的消费者是为了体验海外风情,相当一部分人只是来一场 “说走就走的旅行”。

,在浙江大学旅游管理系林珊珊看来,学生和中学以上的成年人最适合游学,小学生最好和父母一起参加亲子游学或自助游。

个人定制旅行学习

多重选择是关键

,“个人定制” 正变得越来越流行。能否选择适合自己的定制产品是成败的关键。

Maggie Tour表示,目前定制的游览线路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组合游览和学习的比例,游览周期和位置选择更加灵活。

在一些家长看来,“游学是出国留学的预备班”。家长希望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,避免盲目出国。XX先生希望通过游学的方式,为二年级的女儿XX播下留学的种子。于是,在与游学商量后,根据孩子的实际英语水平和诉求,选择了一款 “上午上课,下午玩” 的产品。他可以选择一些地方独立玩。吴思怡很高兴在澳大利亚体验不一样的学习生活。

,然而,长沙六年级学生XX却没有这么幸运。由于她的父母没有仔细比较游学的具体项目,因此认为他们参加的是为期两周的加拿大游学活动,寓教于乐。结果,独自参加巡演的孩子们只换了地方玩游戏。还有一位大一新生马某某,原本想去美国各大高校学习,但最终却成了校园里的 “做客”。

对游学效果好坏参半的反馈,XX国际游学亚洲区负责人金XX认为,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应该是首要关注的问题。游学的重点是 “学”。学生应该深入一两个城市,多学一些生活化、实践性强的课程,才能真正有所收获。

消费者也必须睁大眼睛,注意合同。陈俊旭表示,个人定制的实施要注意,费用的结算要双方负责。

告诉本报,民办教育机构和旅行社是中小学生游学的主要组织者。他们的游学介绍要统一标准、具体说明,不能误导消费者。

认为,真正实施游学,可以让学生在国外碰撞出不同的思维理念,让学生变得外向,提高文化感悟,是对传统教育的有益补充。

如何避免 “盲游”-Samei模板

没有 @游学” 的 @盲游”